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消防技术交流
 
行业动态
消防技术交流

科学防控保平安——西藏消防科技科研工作十年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15-05-15
 
    2005年7月4日,西藏首个高原火灾安全实验室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实验基地在拉萨挂牌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国内、区内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齐聚拉萨,为高原火灾科研工作谋划布局,描绘美好蓝图。
   从零开始,求索漫漫。十年来,一大批区国内、区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积极主动为高原火灾科研工作提供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一批批消防科技工作者无 数次走进西藏,反复实验,总结摸索,持续开展高原火灾基础理论研究和消防科技科研攻关工作。如今,西藏高原火灾科技科研工作实现了人才队伍、科技投入、基 础设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跨越式发展,消防科技在消防事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高原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科学防护屏 障。
                科研平台愈发坚实  科技人才蓬勃壮大
  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公安部等国家相关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高原火灾科技科研工作夯实了发展的基础,带来了源头活水。
   十年中,西藏自治区累计投入资金720万元,不断改善实验室科研基础和技术条件,实验室成为了区内外乃至国内外开展高原低氧低压条件下火灾动力学和安全 技术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期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于2011年批准西藏公安消防总队依托该实验室建成了西藏高原火灾安全重点实验室。
  十年中,西藏先后有20余名年轻消防专业技术干部攻读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警学院等高等院校硕士学位,壮大了区内科研骨干力量。
  十年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警学院先后有13名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依托西藏高原火灾安全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10个科研成果在国际燃烧学会获得好评。
                探究高原火灾规律  填补理论空白探路
  西藏消防科技科研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但10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多项“零”的突破。
   期间,西藏高原火灾安全实验室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原资源环境,组织开展以西藏古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先后 完成了高原环境下火灾燃烧特性和机理、火灾动力学演化基础、火灾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对火灾热物理信号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火灾识别研究等 大量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填补了高原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藉此基础,2007年,实验室开展了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高原古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并取得 初步成果,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高原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推动成果提质促效  科技攻关实质突破 
  理论是成果的先导。在理论取得实质性进展后,高原火灾科研工作者瞄准高原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工作实际,着力推动理论创新转化为实用成果,让科研成果为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发挥实质性作用。
   2010至2012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西藏公安消防总队联合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着手开展西藏古建筑灭火技术及装置研究,提出了“分布 式古建筑高压喷雾灭火系统”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并成功研发分布式古建筑高压喷雾灭火装置成套设备,编制发布了西藏首个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的地方标准《古建 筑分布式高压喷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古建筑灭火技术与装置研究领域的空白。2013年5月9日,该项目研究被西藏自治区人民 政府授予2010-2011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

  目前,分布式古建筑高压灭火技术及装置已在布达拉宫雪城、罗布林卡、色拉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安装应用,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的成功转化。


法律声明 | 合作伙伴 | 广纳贤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5  京安四海消防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2302号-1  当前访客数:24982